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估算与预测——新常态新在哪儿

被引:5
作者
中国银行“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研究”课题组
陈卫东
宗良
机构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生产函数法;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3490/j.cnki.frr.2016.08.0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利用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了我国1979—2014年的潜在增长率,发现自2006年以来,我国潜在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且近两年实际产出均要低于潜在产出,显示经济总需求相对不足。潜在增速下降主要在于TFP增速的降低以及近年来资本增速的放缓。从供给角度看,用生产函数法所做的预测显示,未来十年的潜在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基准情形下,2015—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6.3%,2021—2025年平均增长率为5.3%;乐观情形下,2015—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7.5%,2021—2025年平均增长率为6.6%。从需求角度看,在当前收入水平及增长假设下,为了保持合理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定比重的投资仍是关键;鼓励和促进消费则是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分析,未来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为使经济增长尽可能达到潜在增长率,应在消费和投资之间找到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平衡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66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认识中国经济减速的供给侧视角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6, (04) :14-22
[2]   金融危机后产出缺口理论的回顾、反思与最新进展 [J].
刘元春 ;
杨丹丹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 30 (02) :142-154
[3]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J].
吴国培 ;
王伟斌 ;
张习宁 .
金融研究, 2015, (08) :46-63
[4]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及其政策含义:1979-2020 [J].
郭豫媚 ;
陈彦斌 .
经济学动态, 2015, (02) :12-18
[5]   潜在增长率究竟几何 [J].
屈宏斌 .
中国改革, 2015, (Z1) :19-26
[6]   结构变动、要素产出弹性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 [J].
郭晗 ;
任保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12) :72-84
[7]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及预测研究 [J].
肖宏伟 ;
李辉 .
海南金融, 2014, (11) :4-8
[8]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估计与货币政策操作空间选择——基于DSGE模型的计量分析 [J].
金成晓 ;
卢颖超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4 (03) :3-12
[9]   基于省际数据的潜在增长率测算:前瞻至2020年 [J].
吴振宇 .
改革, 2013, (09) :20-25
[10]   中国1978-2011年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同生产函数方法 [J].
于洪菲 ;
田依民 .
财经科学, 2013, (05) :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