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电互联削峰填谷的经济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45
作者
孙波
廖强强
谢品杰
周国定
施泉生
葛红花
机构
[1] 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电互联; 成本效益分析; 削峰填谷;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2.10.017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车电互联技术实现了电网与电动汽车的电力双向交换,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建立了电动汽车放电用户、电力企业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并以2010年某市高峰负荷为例,分析了4种品牌电动汽车入网高峰放电削峰填谷的成本和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和充电成本,在一定的削峰负荷范围内,车电互联模式总的净利润大于零,而这些利润分摊给电动车主和电力企业后,车电互联双方都可以实现盈利。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实时电价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智能集中充电策略 [J].
邹文 ;
吴福保 ;
刘志宏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14) :62-67
[2]   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其调度与控制问题 [J].
赵俊华 ;
文福拴 ;
杨爱民 ;
辛建波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14) :2-10+29
[3]   电动汽车入网的放电电价定价模型分析 [J].
孙波 ;
施泉生 .
华东电力, 2011, 39 (07) :1029-1032
[4]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的综述 [J].
高赐威 ;
张亮 .
电网技术, 2011, 35 (02) :127-131
[5]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参与电网调峰的应用 [J].
杨健 ;
王媚 ;
张屹 ;
王道生 ;
叶菲菲 .
华东电力, 2010, 38 (11) :1685-1687
[6]   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状况研究 [J].
鲁莽 ;
周小兵 ;
张维 .
华中电力, 2010, 23 (05) :16-20+30
[7]   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及能源供给模式的探讨 [J].
张文亮 ;
武斌 ;
李武峰 ;
来小康 .
电网技术, 2009, 33 (04) :1-5
[8]   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上) [J].
杨孝纶 .
汽车科技, 2007, (06) :10-13
[9]   峰谷分时电价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J].
唐捷 ;
任震 ;
高志华 ;
陈亮 ;
刘奇 .
电网技术, 2007, (06) :61-66
[10]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s regulating power providers: Case studies of Sweden and Germany[J] . Energy Policy . 201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