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

被引:37
作者
李文星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 面板计数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中国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反,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放松行业管制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通过劳动力职业培训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顺利转换是提高就业水平的两条重要途径。产业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发达地区,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全样本回归所得结论是一致的;而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对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但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口年龄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都是显著正相关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比产业结构调整更有利于促进就业增长。GDP的就业弹性系数显著为正,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土地资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当前货币经济的分析 [J].
靳卫萍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06) :59-63
[2]   中国就业结构失衡:现状、原因与调整政策 [J].
李文星 ;
袁志刚 .
当代财经, 2010, (03) :10-17
[3]   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J].
刘学军 ;
赵耀辉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2) :693-710
[5]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与模式: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 [J].
安同良 ;
卞加振 ;
陆国庆 .
经济研究, 2007, (07) :23-35
[6]   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 [J].
汪德华 ;
张再金 ;
白重恩 .
经济研究, 2007, (06) :51-64+118
[7]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J].
杨涛 ;
盛柳刚 .
经济学(季刊), 2007, (03) :817-840
[8]   职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审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 [J].
宋月萍 .
经济学(季刊), 2007, (02) :629-654
[9]   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 [J].
韩长赋 .
经济研究, 2006, (12) :4-12
[10]   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 [J].
吴敬琏 .
管理世界, 2006, (08)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