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当前货币经济的分析

被引:2
作者
靳卫萍
机构
[1]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关键词
土地资本; 货币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货币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货币经济中,土地具有货币特性而非实物的资本。从国际经验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名义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极其明显的相关性。土地流转或货币化有利于中国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土地货币化将增加可抵押资产的数量,从而有利于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名义经济增长率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顺应经济周期自然规律、收入分配比例的调整和实施倾向于增加普通消费品等的产业政策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保障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J].
蔡继明 .
经济学动态, 2009, (09) :64-67
[2]   从有效需求问题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 [J].
靳卫萍 ;
柳欣 .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8, (01) :3-7
[3]   经济增长速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J].
陈朔 ;
冯素杰 ;
不详 .
南开经济研究 , 2005, (05) :47-49+66
[4]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 人民出版社 , 柳欣, 2006
[5]  
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M]. 人民出版社 , 柳欣著, 2003
[6]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