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报酬份额问题——基于雇员经济与自雇经济的测算与分析

被引:56
作者
张车伟
赵文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劳动报酬份额; 要素替代弹性; 雇员经济; 自雇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问题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没有区分雇员经济部门和自雇经济部门。在区分二者的基础上,分别估算两部门产出和要素的规模,测算劳动报酬份额,结果发现,1978年以来雇员经济部门劳动报酬份额变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放松要素替代弹性为1的假定条件下,使用生产函数从理论上估算雇员经济部门劳动报酬份额及其变化,显示与实际核算一致的结果。这表明,劳动报酬份额下降有其内在逻辑性,需要从发展方式变化方面寻找原因。进一步估算资本和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得到小于1的结果,这意味着还需从要素价格偏离其边际产出的角度寻找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因此,改革中国收入分配状况,形成公平合理分配格局,既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矫正要素价格扭曲,完善要素价格市场形成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12+206 +206-207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偏性效率改进与中国要素回报份额变化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世界经济, 2013, 36 (10) :79-102
[2]   准确理解中国的收入、消费和投资 [J].
许宪春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4-24+204
[3]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陈昌兵 ;
陆明涛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4-17+75
[4]   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与总体工资水平估算及分析 [J].
张车伟 .
经济学动态, 2012, (09) :10-19
[5]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6]   关于与GDP核算有关的若干统计问题 [J].
许宪春 .
财贸经济, 2009, (04) :5-10+136
[7]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8]   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章奇 .
管理世界, 2004, (08) :81-89+127
[9]   工资增长形势的估价与分析 [J].
徐海波 .
经济研究, 1992, (03) :40-45
[10]   工资侵蚀利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潜在危险 [J].
戴园晨 ;
黎汉明 .
经济研究, 1988, (06)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