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智能体的地理空间分异现象模拟——以城市居住空间演变为例

被引:36
作者
陶海燕
黎夏
陈晓翔
刘小平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地理空间分异; Swarm; 城市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许多地理现象都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地理空间分异现象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从上至下”的方程式方法很难对这些现象的形成过程进行解析。采用“自下而上”的多智能体系统,对复杂地理现象的分异过程进行了重现。采用java-swarm仿真技术,以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为例,模拟出城市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为发展和验证城市理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基于多智能体的居住空间分异模型展现了居民智能体聚集现象的产生过程及对房屋价值的影响,比较了居民不同收入差异情况下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收入差异扩大使中低收入阶层在居住的空间区位选择上处于被动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579 / 58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J].
李志刚 ;
吴缚龙 .
地理学报, 2006, (02) :199-211
[2]   大城市居住空间的发展与演变 [J].
王开泳 ;
陈田 .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6, (03) :31-33
[3]   广州市建成区住房空间结构及其成因 [J].
周春山 ;
陈素素 ;
罗彦 .
地理研究, 2005, (01) :77-88
[4]   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刘旺 ;
张文忠 .
人文地理, 2004, (03) :6-11
[5]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J].
吕露光 .
城市规划, 2004, (06) :74-77
[6]   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居住区位偏好 [J].
张文忠 ;
刘旺 ;
李业锦 .
地理研究, 2003, (06) :751-759
[7]   现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研究 [J].
吴启焰 ;
张京祥 ;
朱喜钢 ;
徐逸伦 .
人文地理, 2002, (03) :26-30+4
[8]   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J].
顾朝林 ;
C·克斯特洛德 .
地理学报, 1997, (05) :3-11
[9]  
统合效用主义与公平分配[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盛庆琜著, 2006
[10]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 商务印书馆 , (美)保罗·诺克斯(PaulKnox),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