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
被引:339
作者:
杨清可
[1
,2
,3
]
段学军
[1
,3
]
王磊
[1
,3
]
金志丰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4] 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长江三角洲核心区;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8.01.011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1204 ;
摘要:
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格局特征与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长三角地区基于"三生用地"的土地利用转型表现为生产用地减少,生态用地稳定,及生活用地快速增加。(2)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90年的0.470持续降至2010年的0.444,整体质量有所恶化,较高质量区和高质量区面积与比重保持稳定。(3)1990~2010年,长三角地区同时存在生态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生态环境改善小于环境恶化的趋势。城镇和农村生活用地、工矿生产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挤占则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