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与货币需求

被引:22
作者
康继军 [1 ,2 ]
傅蕴英 [1 ]
张宗益 [1 ]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
关键词
市场化指数; 货币需求; 动态建模;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2.02.010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822 [中国货币];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再估计,通过引入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作为衡量经济转型的制度变量考察货币需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和经济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尽管1978—2007年间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发生了较大的转型,但通过引入适当的制度变量,仍然可以得到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本文建立的货币需求动态模型证实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无论长短期都是拉动货币需求增加的因素,通货膨胀是解释货币量的有效外生解释变量,短期内利率变量对实际货币需求影响不显著,但其确实显著地进入了长期货币需求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88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金玉国 .
财经科学, 2001, (02) :24-28
[22]   改革以来的货币需求关系 [J].
秦朵 .
经济研究, 1997, (10) :16-25
[23]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新估计与预测 [J].
顾海兵 .
管理世界, 1997, (02) :53-56
[24]   中国市场经济度的探索 [J].
江晓薇 ;
宋红旭 .
管理世界, 1995, (06) :33-37
[25]   中国的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 [J].
易纲 .
经济研究, 1995, (05) :51-58
[26]   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J].
卢中原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1993, (12) :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