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130
作者
梁茜茜 [1 ]
张庆 [1 ]
李莉 [2 ]
王宝玉 [1 ]
张华丽 [2 ]
机构
[1]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
[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安全性;
D O I
10.13699/j.cnki.1001-6821.2016.16.002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予以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qd;低分子肝素钠6000 U,皮下注射,bid;阿司匹林肠溶片首剂300 mg,口服,qd,后以100 mg qd维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口服,q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47/49例)和83.33%(40/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6.02±1.93),(9.69±1.83)分;Hcy分别为(10.53±1.22),(15.35±2.13)μmol·L-1;hs-CRP分别为(4.18±0.52),(7.02±1.03)mg·L-1;MMP-9分别为(136.41±15.71),(183.46±24.37)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血尿和牙龈出血;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血尿,且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vs 2.04%,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能够保护血管内皮,阻止血栓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446 / 1448+1467 +14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脑梗死.[M].赵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脑血管病急性期MMP-9、IL-6和IL-10水平变化的研究 [J].
张丽丽 ;
王会奇 ;
脱厚珍 ;
冯子敬 ;
王佳伟 ;
李继梅 ;
张拥波 ;
王得新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4, 21 (06) :407-409+413
[3]   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进展 [J].
何咏聪 ;
区文超 .
广东医学, 2014, 35 (21) :3418-3420
[4]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J].
徐大飞 ;
李凯 ;
陈海波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 (09) :1282-1285+1288
[5]   不同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比较 [J].
胡正刚 ;
张冰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 13 (03) :213-215
[6]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J].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 2 (04) :50-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