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体功能区核心—边缘结构解析

被引:30
作者
王亚飞 [1 ,2 ]
樊杰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地域功能; 核心—边缘; 空间结构; 空间解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作为一张综合展示未来中国国土开发与保护格局的前景图,实际上是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按照一定法则和规律构成并演化着,维持着中国国土开发的有序性。本文以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比例关系、采用特征点—轴—面—向量测度核心—边缘结构的整体格局和内部结构差异,从自然地理空间分异、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和功能区相互作用三个维度解析。结果表明,全国各个省域普遍存在核心—边缘结构,即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的比例关系随着到核心的距离呈现圈层式的空间分异规律,但核心位置、轴线走向、边缘功能属性、内部功能占比等有所差异。西部省份以城市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圈层分异明显,几乎所有的生态安全地区被指向为边缘地区;中部省份边缘区域农业发展占比有所增加,而沿海省份普遍存在多个核心,城市化地区主导核心区域。通过因素解析可知,主体功能区核心—边缘结构由自然地理空间分异、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和区域空间联系等综合作用产生。西部省份核心—边缘受主要地理界线影响较大,东部平原地区核心—边缘受已有城镇体系结构、社会经济的布局、区域联系强度影响较大。自然地理环境约束越弱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区域联系强度的影响愈加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710 / 72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东亚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演化与地理效应评价 [J].
金凤君 ;
焦敬娟 ;
齐元静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76-590
[2]   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变 [J].
沈惊宏 ;
周葆华 ;
余兆旺 .
地理研究, 2016, 35 (03) :482-492
[3]   中国城市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和自然岸线格局的空间解析 [J].
王亚飞 ;
郭锐 ;
樊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1) :59-69
[4]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工业创新效率空间格局研究 [J].
杜志威 ;
吕拉昌 ;
黄茹 .
地理科学, 2016, 36 (03) :321-327
[5]   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与土地利用模式——野三坡旅游区三个旅游村落案例(英文) [J].
席建超 ;
王新歌 ;
孔钦钦 ;
张楠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5, 25 (04) :497-511
[6]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 [J].
张超 ;
王春杨 ;
吕永强 ;
沈体雁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5, (03) :19-27
[7]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186-201
[8]   中国省区间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英文) [J].
毛琦梁 ;
王菲 ;
李俊 ;
董锁成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 (05) :924-942
[9]   人地系统可持续过程、格局的前沿探索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060-1068
[10]   基于特征椭圆的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J].
赵璐 ;
赵作权 .
地理科学, 2014, 34 (08) :97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