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角下InVEST模型的土壤保持功能对比

被引:48
作者
胡胜 [1 ]
曹明明 [1 ]
刘琪 [1 ]
张天琪 [2 ]
邱海军 [1 ]
刘闻 [1 ]
宋进喜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InVEST模型; 土壤保持; 黄土高原; 营盘山库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河中游地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继续开展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保持研究,对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退耕还林、生态补偿以及水库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以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的源头(营盘山库区)为研究区,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和交易的综合评估模型In 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从水文和土地利用两个角度出发,对研究区地块截留能力、输出能力和保持能力进行对比研究,重点探讨哪种角度的结果更科学合理,并进一步研究清淤情境下2010年营盘山库区的土壤保持能力及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子流域边界和土地利用边界的计算结果差异悬殊,水文学意义的子流域边界可以保证沉积物沿水文路径迁移过程的完整性,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In VEST沉积物模型应该采用水文意义上的自然流域边界,而不宜将土地利用边界作为子流域单元进行评价。2 2010年营盘山库区在清淤情境下的沉积物截留总量为586482.60 t,输出总量为129868.61 t,平均输出量为12.93 t/hm2,保留总量为1559198.40 t,平均保留量为151.57 t/hm2。3地块的沉积物截留能力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强,而沉积物输出能力却刚好相反。无定河西侧支流的土壤保持能力比东侧支流偏高,两大支流平均土壤保持量低值区均出现在河流上游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393 / 240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3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 [J].
肖玉 ;
谢高地 ;
安凯 .
生态学报, 2003, (11) :2367-2378
[32]   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中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 [J].
张岩 ;
袁建平 ;
刘宝元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33-1036
[33]   黄河流域泥沙密度试验研究 [J].
和瑞莉 ;
李静 ;
张石娃 .
人民黄河, 1999, (03) :8-10+49
[34]   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 [J].
王万忠,焦菊英 .
水土保持通报, 1996, (05) :1-20
[35]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基本规律 [J].
张宗祜 .
第四纪研究, 1993, (01) :34-40
[36]   黄河沙量记录与黄土高原侵蚀 [J].
洪业汤 ;
朴河春 ;
姜洪波 .
第四纪研究, 1990, (01)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