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机制探讨

被引:16
作者
王雪飞
赵因
王麟鹏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
关键词
针刺; 夹脊穴; 脑卒中; 痉挛; 机制;
D O I
10.13463/j.cnki.jlzyy.2015.04.034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痉挛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早期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疗效显著,但其机制尚不明确。通过从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平衡、γ-氨基丁酸受体环境、神经肽P物质以及离子通道失衡等角度探讨脑卒中后痉挛的发病机制,探寻针刺抗痉挛的可能靶点和作用途径,为脑卒中后痉挛的针刺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临床更好地确定卒中后痉挛针刺介入的时机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早期针刺夹脊穴对MCAO大鼠脊髓β-内啡肽和强啡肽水平的影响 [J].
王春琛 ;
杨春艳 ;
王麟鹏 ;
赵因 ;
石广霞 ;
刘存志 .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02) :213+222-213
[2]   卒中后痉挛模型的初步构建及针刺的干预作用 [J].
吴萌萌 ;
管莉萍 ;
王麟鹏 .
北京中医药, 2010, (03) :231-233
[3]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系统评价[J]. 祁营洲,傅立新,熊俊,王再岭,牟蛟,卢引明.中国针灸. 2009(08)
[4]   电针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脑干、脊髓组织GABAB受体影响的研究 [J].
金荣疆 ;
朱天民 ;
罗荣 ;
郑重 ;
杨红 ;
冯媛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16) :1573-1575
[5]   不同针刺部位对痉挛大鼠模型脑及脊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J].
杨进廉 ;
宋军 ;
杨金蓉 .
针灸临床杂志, 2008, (02) :37-39+59
[6]   “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117例随机对照观察 [J].
程金莲 ;
王麟鹏 ;
王少松 ;
温雅丽 ;
马琴 ;
马昕宇 ;
赵因 ;
李敬道 ;
胡俊霞 .
北京中医, 2007, (08) :467-469
[7]   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 [J].
刘铭 ;
王海萍 ;
余曙光 .
针灸临床杂志, 2005, (07) :54-55+1
[8]   经筋论治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Glu、GABA的影响 [J].
岳增辉 ;
袁建菱 ;
姜京明 .
中国针灸, 2004, (08) :50-52
[9]   大鼠导水管周围灰质内GABA能神经元与甲硫氨酸-脑啡肽、亮氨酸-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阳性终末的联系 [J].
董元祥 ;
李云庆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 (20) :1825-1827
[10]   针刺阳陵泉缓解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γ-氨基丁酸的影响 [J].
刘伍立 ;
赵艳玲 ;
章威 ;
欧阳建军 ;
唐北沙 ;
顾星 ;
贺泽龙 ;
尹新民 ;
赵慧 ;
娄必丹 ;
孙淑珍 ;
朱文锋 .
中国针灸, 1998, (09)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