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不同针刺部位对痉挛大鼠模型脑及脊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杨进廉
[1
]
宋军
[2
]
杨金蓉
[3
]
机构:
[1] 重庆市中医研究院
[2] 四川省中药研究院
[3] 成都中医药大学
来源:
关键词:
针刺;
痉挛;
神经递质;
动物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0 [];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部位对痉挛大鼠模型脑和脊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吴氏法制作大鼠痉挛模型,然后予以针刺督脉、患侧和督脉加患侧穴位,每天1次,连续3周。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脑和脊髓内Glu、Asp、Gly、GABA、5-HT、NE含量。结果:针刺患侧加督脉能明显升高痉挛大鼠模型脑内Gly、GABA、5-HT含量(P<0.05或0.01),降低Glu含量(P<0.05),对Asp有降低作用趋势;针刺患侧也能升高脑内Gly、GABA含量(P<0.05或0.01),对Glu、Asp有降低作用趋势;针刺督脉对脑内Gly、GABA、Glu、Asp有一定影响,但无统计学差异。三种针刺方法对NE均无明显影响(P>0.05)。针刺患侧加督脉能明显升高脊髓内GABA含量,降低Glu含量(P<0.05);针刺督脉或患侧对脊髓内Gly、GABA、Glu、Asp无明显影响(P>0.05);3种针刺方法对脊髓内5-HT和NE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针刺患侧加督脉在改善痉挛大鼠脑和脊髓内与痉挛有关的兴奋性、抑制性和调节性神经递质含量方面优于单纯的针刺患侧或督脉组,选取患侧和督脉穴位进行针刺具有协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59
+5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