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3
作者
孙莉英 [1 ,2 ]
倪晋仁 [2 ]
蔡强国 [1 ]
毛小苓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教育部水沙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 动态变化; 快速评估; 指标体系;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2.107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快速评估方法,对全国2339个县(市)1990—2005年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5年中国平均可持续发展指数由0.38增为0.50,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上升趋势。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级结构比较结果表明,1990—2005年中国东、中、西部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呈上升趋势,可持续发展等级由低向高转变。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通过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级结构比较分析,表明52个主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远高于县域地区,以点状和带状为特征的城市圈和城市群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824 / 8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 [J].
谭丹 ;
黄贤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54-57
[2]   基于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的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张泽洪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04) :126-130
[3]   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生态足迹动态研究——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为例 [J].
袁平 ;
徐斌 ;
章力建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4) :773-781
[4]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学范式[J]. 华红莲,肖海平,张碧星.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6(01)
[5]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学范式[J]. 华红莲,肖海平,张碧星.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6 (01)
[6]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沙漠化动态评估——以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为例 [J].
吴薇 ;
倪晋仁 ;
刘荣霞 ;
李振山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481-488
[7]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J].
廖志杰 ;
刘岳 .
地理学报, 2000, (02) :139-150
[8]   区域可持续发展模糊模式识别评价量化理论 [J].
陈守煜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9, (02) :295-301
[9]   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建立地球系统科学 [J].
黄秉维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6, (01) :9-15
[10]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牛文元,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