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生态足迹动态研究——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为例

被引:9
作者
袁平 [1 ]
徐斌 [1 ]
章力建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县域; 可持续发展评价; 生态足迹; 阿鲁科尔沁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目的】县域(县级区域)是中国同时具备地域、空间和行政独立性的最基本区域单元,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运用基于生物物理量计算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1982~2003年的发展进行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结果】计算结果显示,阿鲁科尔沁旗人均生态足迹以6.01%的年均增速从1982年的1.19gha增长到2003年的4.05gha,从1982年人均0.58gha的生态盈余,转变为200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1.47gha;全旗生物生产性面积供需不对称,存在结构性错位;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衡量的资源利用效益一直处于低水平。【结论】研究表明,阿鲁科尔沁旗的自然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远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以扭转长期以来的不可持续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773 / 7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生态足迹分析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缺陷 [J].
彭建 ;
吴健生 ;
蒋依依 ;
叶敏婷 .
生态学报, 2006, (08) :2716-2722
[2]  
陈正言,宫明达,赵利东.大庆市1997~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03)
[3]  
陈正言,宫明达,赵利东.大庆市1997~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03)
[4]   云南省15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 [J].
陆颖 ;
何大明 ;
柳江 ;
李静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3) :93-97
[5]   广西1990-2002年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卢远 ;
华璀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3) :51-55
[6]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7]   青藏高原自然资产利用的生态空间占用评价 [J].
鲁春霞 ;
谢高地 ;
成升魁 ;
张镱锂 .
资源科学, 2001, (06) :29-35
[8]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
[9]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J].
杨开忠 ;
杨咏 ;
陈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30-636
[10]  
Colin Hunter.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 TOURISTIC ECOLOGICAL FOOTPRINT[J].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