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下的“新网红经济”:演化路径、价值逻辑与运行风险

被引:90
作者
朱春阳 [1 ]
曾培伦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新网红经济”; 圈层化; 技术赋权; 产业互联网;
D O 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19.12.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50302 ;
摘要
在互联网持续的技术赋权作用下,我国的网红从大众网红逐渐迭代为圈层网红,圈层内外明显的知识与审美隔阂极大增强了圈层网红与粉丝之间的黏性,同时也造成了圈层内外的明显区隔。基于此,我国网红经济也从早期聚焦注意力营销的"流量"模式,逐渐向以产品销售为最终诉求的"带货"模式演化,形成了以圈层为基础的"新网红经济"。这一新经济样态的背后,网民构成的变迁和圈层内"回声室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5G、VR和物联网的应用,"新网红经济"的发展也得到进一步助力。但同时,这种"带货"模式的"新网红经济"也暗含着"人红"优先于"货红"的产业链倒置风险,不仅会带来消费者权益损害的风险,还可能使自身淹没在产业互联网的未来浪潮中。从本质上来看,新网红经济是既有品牌经济秩序失灵背景下新的信任这一稀缺资源的替代品,也为我们展示了新的信任资源生成机制的创新性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5G将彻底颠覆主流媒体的概念 [J].
匡文波 .
编辑之友, 2019, (07) :11-16
[3]   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 [J].
彭兰 .
国际新闻界, 2019, 41 (02) :20-37
[4]   2018年全球新闻传播业新趋势——基于六大热点话题的全球访谈 [J].
史安斌 ;
王沛楠 .
新闻记者, 2018, (04) :17-25
[6]   从“网红”到“网红+”——新时期网络直播的转型与发展 [J].
张凯 .
传媒, 2017, (13) :46-48
[7]   网红的兴起及走向 [J].
胡泳 ;
张月朦 .
新闻与写作, 2017, (01) :41-45
[8]   网红经济热潮的冷思考 [J].
肖赞军 ;
张惠 .
中国报业, 2016, (17) :39-41
[9]   “网红”传播现象分析 [J].
殷俊 ;
张月月 .
新闻与写作, 2016, (09) :64-66
[10]   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 [J].
胡泳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 22 (06) :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