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基于Shift-share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5
作者
王丽英 [1 ]
刘后平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要素配置; 结构红利; 技术效率; 结构变迁; 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自国家实施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要素配置效率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利用1997—2008年各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hift-share模型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度量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近10年中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产业内技术效率的提高,但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也不可忽视;西部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有效的,而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理想;各区域内部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呈现分化的趋势。研究表明劳动力要素配置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制度内生、政府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分类检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与分析 [J].
王丽英 ;
刘后平 .
经济学家, 2010, (01) :20-26
[2]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3]   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 [J].
张军 ;
陈诗一 ;
Gary HJefferson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4-20
[4]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2) :55-65
[5]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6]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J].
刘伟 ;
张辉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4-15
[7]   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 [J].
李富强 ;
董直庆 ;
王林辉 .
经济研究, 2008, (04) :53-65
[8]   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 [J].
王德文 ;
王美艳 ;
陈兰 .
经济研究, 2004, (04) :41-49
[9]   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 [J].
吕铁 .
管理世界, 2002, (02) :87-94
[10]  
体制转换中的中国工业生产率[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郑玉歆,(美)罗斯基(Rawski,ThomasG.)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