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权:人格符号的利益扩张与衡平

被引:83
作者
谢晓尧
机构
[1] 中山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广东广州
关键词
商品化权; 人格符号; 利益衡平; 反不正当竞争法;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5.03.013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格的符号要素具有识别功能。商品化权的出现,旨在保护人格符号要素的商业价值。保护人格的符号价值和财产属性,必须突破传统人格权利的初始配置,解决人格利益变化后的权利再分配问题。人格符号的扩大保护,并不意味着权利的绝对化,对其进行合理限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商品化权的保护超出了传统人格权法和知识产权法的范围,由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调整更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质疑知识产权之“人格财产一体性” [J].
李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2) :68-78+205
[2]   日本法律对商业形象权的保护 [J].
萩萩原·有里 .
知识产权, 2003, (05) :62-64
[4]   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 [J].
宋红松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3) :259-267
[5]   鲁迅肖像权问题 [J].
冯象 .
读书, 2001, (03) :125-134
[6]   论形象权 [J].
董炳和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8, (04) :64-71
[7]   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问题 [J].
朱槟 .
中外法学, 1998, (01) :127-128
[8]  
超越法律[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2001
[9]  
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美)A.爱伦·斯密德(A.AllanSchmid)著, 1999
[10]  
法律的经济分析[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