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研究

被引:51
作者
戚伟 [1 ,2 ,3 ,4 ]
刘盛和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市流动人口; 位序规模分布; 耦合类型;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大规模的"乡—城"流动人口,深刻改变着中国的城市规模体系结构,不同规模城市间的人口集疏表现为显著的不均衡特征。根据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期人口普查数据,构建中国城市人口及其流动人口的空间数据库。借鉴城市位序规模理论,提出城市流动人口服从类似规律的假设,探究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服从的数学规律,进行斜率等关键参数的测算和无标度区的识别,并根据城市人口位序规模分布与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耦合关系,将城市划分为吸纳流动人口绝对超前型、相对超前型、相对滞后型、绝对滞后型等4种类型。研究表明:1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符合幂函数,且向高位序城市集聚的特征显著,集聚力量大于分散力量,这种极化特征不断提高。2中国大多数城市属于绝对滞后型,其流动人口规模仍未达到其理论值,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潜力。3特大和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大多超前,其流动人口集聚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大多已相对超载;而中小城市的位序规模大多滞后,其流动人口集聚能力一直较弱,目前大多相对规模不足,提升潜力与空间极大。4城市在经济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引力上差异、流动人口自身的地域认识和定居意愿等均是影响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位序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981 / 199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ime-series and cross-section analyses.[J].Kevin Honglin ZHANG;Shunfeng SONG.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 4
[12]  
The impacts of income gaps o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China.[J].Nong Zhu.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 2
[13]  
认知地理学.[M].肖丹青; 著.科学出版社.2013,
[14]  
中国流动人口研究.[M].段成荣; 杨舸; 马学阳; 著.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
[15]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M].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 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
[16]  
人口地理学概论.[M].张善余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7]   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统计模式研究 [J].
王法辉 .
城市问题 , 1989, (01) :14-20+4
[18]   我国城镇等级体系变动的回顾及其省区地域类型 [J].
周一星 ;
杨齐 .
地理学报, 1986, (02) :97-111
[19]   我国城镇规模体系的演变和预测 [J].
许学强 .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03) :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