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量化分析

被引:50
作者
马利邦
牛叔文
李怡欣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量化分析,甘肃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甘肃省1990-2006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演化的趋势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化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都呈线性增长,协调发展度指数也呈现一种线形的上升趋势。从城市化综合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曲线看出,2003年以前城市化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建设,导致甘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一直以中低度协调为主。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环境也会有所改善,两者的耦合关系才会逐渐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新疆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探讨 [J].
韦亚平 .
经济地理, 2007, (04) :553-557
[2]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拟及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为例 [J].
刘耀彬 ;
陈斐 ;
李仁东 .
地理研究, 2007, (01) :187-196
[3]   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 [J].
乔标 ;
方创琳 ;
黄金川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83-2190
[4]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 [J].
刘耀彬 .
经济地理, 2006, (03) :456-462
[5]   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 [J].
吴文恒 ;
牛叔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2) :81-86+96
[6]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02) :182-187
[7]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1) :47-51
[8]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乔标 ;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2005, (11) :211-217
[9]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
[10]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