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国家观研究:基于社会本位与国家概念的展开

被引:7
作者
姚海放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家; 社会本位; 调整对象; 国家干预; 国家调节;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6.12.002
中图分类号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国家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参与和介入社会经济生活,是阐述经济法产生发展的重要线索。界定经济法的诸种理论也多与国家干预、协调有各式关联。过于强调国家本位的经济法理论并不适合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应当以社会本位为基础,设定经济法中的国家地位。考察经济法理论中的国家,不应仅限于以抽象的国家概念探讨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应充分展开国家的构成要素,可以从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官僚机构的组织运行、角色设定与问责制、政府主导的多元社会共治等角度,具体联系经济法的各子部门制度及其运行展开分析,以此丰富经济法理论研究成果,并促成理论对经济运行实践的有效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对当前民法典编纂的反思 [J].
张谷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 19 (01) :5-13
[2]   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一个整体性视角 [J].
周雪光 .
学术月刊, 2014, 46 (10) :5-11+32
[3]   探析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从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视角 [J].
李平原 ;
刘海潮 .
甘肃理论学刊, 2014, (03) :127-130
[4]   关于国家定义的重新认识 [J].
易建平 .
历史研究, 2014, (02) :143-161+192
[5]   政府主导下的官民共治:我国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方向 [J].
高祖林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06) :123-127
[6]   论经济法上的协调思想——“国家协调论”的启示 [J].
张守文 .
社会科学, 2011, (01) :88-95
[7]   普通人的“国家”理论 [J].
项飚 .
开放时代, 2010, (10) :117-132
[8]   个人主义方法论与私法 [J].
易军 .
法学研究, 2006, (01) :89-103
[9]   论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宏观调控法 [J].
叶秋华 ;
宋凯利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 (06) :147-151
[10]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初探 [J].
王全兴 ;
管斌 .
现代法学, 2003, (02) :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