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坡经济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13
作者
陶江
杨德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天山北坡经济带; 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合评价;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5.06.02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通过选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方面24个与天山北坡经济带11个市县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原始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对原始指标进行两级降维处理,最后得到3个综合指标。根据综合得分的数值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乌苏市、奎屯市、米泉市、沙湾县、昌吉市、阜康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结合地域特征划分出3类可持续发展类型区:(1)综合经济实力型和工业经济主导型“强”可持续发展地区;(2)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均衡型“中”可持续发展地区;(3)农业经济主导型“弱”可持续发展地区。并对各类型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74 / 8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产业结构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 [J].
高志刚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92-596
[2]   新疆区域工业发展水平与结构初步研究 [J].
王斌 ;
张小雷 .
干旱区地理, 2004, (01) :90-94
[3]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增长极研究 [J].
李偲 ;
钟巍 ;
王立国 ;
张明 .
干旱区地理, 2002, (04) :354-359
[4]   新疆绿洲经济规模与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J].
杨德刚 ;
倪天麒 ;
李新 .
干旱区地理, 2001, (03) :206-211
[5]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初探 [J].
王茂军 ;
张学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2) :81-86
[6]   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探讨 [J].
顾华详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1) :13-19
[7]   新疆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则与对策 [J].
杨德刚 ;
烟彬 ;
吕晓云 .
干旱区地理, 2000, (02) :159-164
[8]   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研究 [J].
王黎明 ;
毛汉英 .
地理研究, 2000, (02) :156-164
[9]   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J].
毛汉英 .
地理研究, 1997, (03)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