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初探

被引:30
作者
王茂军
张学霞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大连,,长春,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时空分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 ,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因子结构模型 ,指出 :①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丁”字型格局 ;②环境污染东、中部严重 ,西部较轻 ;③生态退化西重东轻 ,北重南轻 ;④中国“环境与发展”时序上大致呈现“U”字型规律 ,2 9个省市分别与“U”曲线的逆向非同速 (加速 )阶段、同向非同速 (加速 )阶段、同向非同速 (减速 )阶段在地域上联系起来。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综合评价 [J].
任东明 ;
曹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1) :17-20+108
[2]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J].
廖志杰 ;
刘岳 .
地理学报, 2000, (02) :139-150
[3]   广东省PRED系统分析 [J].
赵雅娟 ;
曹康琳 ;
孙贤国 ;
王萍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0, (01) :43-47
[4]   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 [J].
徐玉高 ;
郭元 ;
吴宗鑫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2) :3-5
[5]   区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判别原理和方法 [J].
曹利军 ;
王华东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S1) :51-54
[6]   可持续发展的判别模式及其应用 [J].
毕军 ;
章申 ;
唐以剑 ;
蔡强国 .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S1) :31-37
[7]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 [J].
曹利军 ;
王华东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5) :80-86
[8]   山东省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控研究 [J].
毛汉英 .
地理学报, 1998, (05) :31-39
[9]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J].
余丹林 .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02) :86-91
[10]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J].
吕鸣伦 ;
刘卫国 .
地理研究, 1998, (02)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