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结构转换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演变——兼论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成因

被引:9
作者
张松林 [1 ]
孙文远 [1 ]
程瑶 [2 ]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分工与超边际研究所
[2] 南京审计学院公共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交易效率; 劳动收入占比;
D O I
10.19361/j.er.2014.03.003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的微观框架,本文在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作为切入点,研究城乡二元转换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演变规律。一方面,当市场化改革推动产品和劳动市场交易效率达到足够高时,农村劳动力有动力转变为"全职工人",而在劳动市场"谈判能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厂商却有动力只招聘"兼业工人",并维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来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劳动收入占比随着市场化改革中产品和劳动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而下降。上述两方面共同促成了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对此,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市场上的"谈判能力",转变分工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兼业工人"向"专业农民"和"全职工人"转变,能够减弱在市场化程度较高时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面效应,提高劳动收入占比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欧洲国家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J].
罗长远 ;
丁纯 .
欧洲研究, 2012, 30 (03) :84-100+161
[2]   中国制造业部门劳动报酬比重的下降及其动因分析 [J].
张杰 ;
卜茂亮 ;
陈志远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5) :57-69
[3]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基于二元经济模型的观察与解释 [J].
姜磊 ;
郭玉清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1) :211-217
[4]   劳动收入份额决定机制:一个微观模型 [J].
伍山林 .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55-68
[5]   全球化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劳资议价能力的分析 [J].
唐东波 .
管理世界, 2011, (08) :23-33
[6]   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世界经济, 2010, 33 (12) :3-27
[7]   从功能性收入看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J].
龚刚 ;
杨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2) :54-68+221
[8]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9]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罗长远 ;
张军 .
管理世界, 2009, (05) :25-35
[10]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