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

被引:187
作者
于建嵘
机构
[1] 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委员会
关键词
泄愤事件; 群体性事件; 管治困境;
D O I
10.16502/j.cnki.11-3404/d.2008.01.020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社会泄愤事件是目前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在参加者、发生机制及行动逻辑等方面都不同于维权事件和有组织犯罪。产生社会泄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不满群体的存在及政府管治困境。因此,解决中国政府的管治危机需要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合理建立社会利益的博弈机制、重构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并在实现司法制衡的基础上提高国家管治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体制性迟钝”的风险 [J].
黄豁 ;
朱立毅 ;
肖文峰 ;
林艳兴 .
瞭望, 2007, (24) :6-7
[2]   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 [J].
张磊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1-39+243
[3]   论有组织犯罪研究——十年回顾、评价与前瞻 [J].
谢勇 ;
王燕飞 .
犯罪研究, 2005, (03) :19-35
[4]  
民间维权的软肋[J]. 蔡方华.社区. 2005(07)
[5]   人们急需有效及时的公共维权机制 [J].
刘武俊 .
北京观察, 2005, (01) :57-57
[6]   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 [J].
周忠伟 .
江西社会科学, 2001, (03) :155-158
[7]  
乌合之众[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法) 勒庞, 2007
[8]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 译林出版社 , (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 2001
[9]  
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丁水木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