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中老年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

被引:26
作者
孙平军
修春亮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系统脆弱性; 矿业城市; 主成分分析法; 熵值法; 东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对脆弱性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估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方法对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评价结果表明:经济系统脆弱性高的矿业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黑龙江省;不同矿产资源类型的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指数平均值具有煤炭类>综合类>冶金类>油气类的趋势;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随着其生命周期的推进逐渐增大;经济系统面对资源枯竭、国有企业改革等扰动的敏感性对决定其脆弱性程度作用更为显著。最后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规模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区位条件等方面的优化和调整来降低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35 / 9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J].
李鹤 ;
张平宇 ;
程叶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18-25
[2]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分析 [J].
李鹤 ;
张平宇 .
煤炭学报, 2008, (01) :116-120
[3]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的参与问题 [J].
张平宇 .
世界地理研究, 2007, (04) :76-81
[4]   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概念综述 [J].
方修琦 ;
殷培红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5) :11-22
[5]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 [J].
史培军 ;
王静爱 ;
陈婧 ;
叶涛 ;
周洪建 .
地理学报, 2006, (02) :115-126
[6]   南方丘陵区的生态脆弱度评估——以衡阳盆地为例 [J].
田亚平 ;
刘沛林 ;
郑文武 .
地理研究, 2005, (06) :843-852
[7]   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 [J].
朱训 .
资源·产业, 2004, (05) :3-6
[8]   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学科地位及重要作用 [J].
宋长青 ;
冷疏影 ;
吕克解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3) :318-320
[9]   北京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初步研究 [J].
李晓秀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1) :22-26
[10]   我国矿业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J].
张以诚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1)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