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态”下的“自上而下”城市修补——以广州恩宁路永庆坊为例

被引:29
作者
吴凯晴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
关键词
“过渡态”; 城市修补; 自上而下; 角色关系;
D O I
10.16361/j.upf.201704006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我国的城市建设已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这是否就意味着城市更新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来看,现阶段正处于"旧常态已难维持,新常态有待确立"的过渡状态,城市更新更是如此。实践中旧态的"自上而下"因角色失衡屡遭诟病而新态的"自下而上"因制度缺位却无法推动,城市更新举步维艰。传统"自上而下"所致的角色失衡的根源在于"收益与容积率挂钩"引起的政府、开发商与居民的利益矛盾,而目前政企合作运营新趋势意味着从土地扩张到土地价值深耕、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变,这将瓦解政企以容积率为基础的强势的利益共享联盟,促进社区发育,优化"自上而下"角色关系。广州恩宁路永庆坊更新实践中,正是这样的一种以城市服务设施运营为核心、"自上而下"的城市修补模式,使得角色关系趋向平衡并取得多方共赢。"自上而下"的城市修补所呈现出的政企角色弱化、居民角色成长的动态平衡,它契合了目前过渡阶段的特点,在"新常态"制度尚未建立的阶段,这将是旧城新生的一次有益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空间正义、社区赋权与城市更新范式的社会形塑 [J].
邓智团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08) :61-66
[2]   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案例研究 [J].
刘垚 ;
田银生 ;
周可斌 .
城市规划, 2015, 39 (08) :101-111
[3]   都市肌理的“针灸术”——“微小”介入的“巨大”效应 [J].
吴中平 .
新建筑, 2015, (03) :4-8
[4]   城市生命体的概念和理论研究 [J].
姜仁荣 ;
刘成明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4) :112-117
[5]   引领经济新常态 走向好的新常态 [J].
李佐军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1) :21-25
[6]   上海田子坊地区更新机制研究 [J].
孙施文 ;
周宇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1) :39-45
[7]   政府对公众参与的策略选择——一个“轮流出价博弈”的分析框架 [J].
郭小聪 ;
代凯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4, (04) :107-115
[8]   解析第三方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作用——以广州市恩宁路事件为例 [J].
吴祖泉 .
城市规划, 2014, (02) :62-68+75
[9]   基于社会空间正义的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批判 [J].
张京祥 ;
胡毅 .
规划师, 2012, 28 (12) :5-9
[10]   深圳城市更新中的政府角色与作为——从利益共享走向责任共担 [J].
刘昕 .
国际城市规划, 2011, 26 (01)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