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多维绩效模糊评价——以安徽省大别山区为例

被引:41
作者
钱力 [1 ]
倪修凤 [2 ]
宋俊秀 [3 ]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 精准扶贫绩效; 模糊评价;
D O I
10.19629/j.cnki.34-1014/f.17072100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文章基于2003-2015年样本数据,结合精准扶贫内涵,构建包括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四个维度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模糊数学评价法,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及12个县域精准扶贫绩效进行多维评价,并依据隶属度判断级别,为加快该地区脱贫攻坚步伐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绩效整体呈现出波动中逐渐上升趋势;第二,各县域精准扶贫绩效差异较为明显,空间上大体呈现中部较好、边缘一般的分布格局;第三,各维度绩效差异性较大,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面成效较好,而生态环境、社会发展方面成效相对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的实践 [J].
张玉强 ;
李祥 .
湖北社会科学, 2017, (02) :46-56
[2]   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 [J].
汪三贵 ;
刘未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5) :110-115+191
[3]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测度与时空演进 [J].
郑长德 ;
单德朋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3) :135-146
[5]   少数民族贫困县扶贫开发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J].
焦克源 ;
徐彦平 .
西北人口 , 2015, (01) :91-96
[6]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多维动态评价分析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角度 [J].
张琦 ;
陈伟伟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1) :136-142
[7]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J].
邓维杰 .
农村经济, 2014, (06) :78-81
[8]   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J].
黄梅芳 ;
于春玉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 34 (02) :406-410
[9]   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以1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为例 [J].
庄天慧 ;
张海霞 ;
余崇媛 .
西北人口, 2012, 33 (03) :89-93+98
[10]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多维测量及政策意涵——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J].
陈琦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9 (03)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