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成效多维动态评价分析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角度

被引:27
作者
张琦
陈伟伟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扶贫开发成效; 关联分析; 多维动态评价; 参考矩阵;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15.01.019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其扶贫开发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结合多维动态评价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设计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片区扶贫开发成效的现状和增长两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后发现,四省藏区、秦巴山、燕山-太行山和滇西边境四个片区在三种评价模式下的扶贫成效排名均靠前;但是,秦巴山、罗霄山、大兴安岭南麓、南疆三地州、大别山等片区的发展现状排名高于增长排名,未来综合排名可能会下降;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武陵山、吕梁山等片区的发展现状排名低于增长排名,未来综合排名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外,作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武陵山片区,其扶贫开发成效相对来说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测算 [J].
李晓西 ;
刘一萌 ;
宋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6) :69-95+207
[2]   中国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研究进展 [J].
李佳 .
贵州社会科学, 2013, (12) :87-91
[3]   连片特困区县域经济增长效应分解及空间特征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J].
丁建军 ;
李峰 ;
黄利文 .
经济地理, 2013, 33 (02) :47-52+60
[4]   我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绩效分析 [J].
张曦 ;
陈赤平 .
现代交际, 2013, (02) :13-13
[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研究 [J].
黄承伟 ;
向家宇 .
社会主义研究, 2013, (01) :32-37
[6]   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的类型及对策 [J].
张立群 .
红旗文稿, 2012, (22) :18-20
[7]   连片特困地区低碳扶贫道路与政策初探 [J].
陆汉文 .
开发研究, 2012, (03) :44-48
[8]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多维测量及政策意涵——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J].
陈琦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9 (03) :58-63
[9]   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 [J].
罗楚亮 .
经济研究, 2012, 47 (02) :15-27
[10]   生计资本视角下连片特困区的现状与治理——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为对象 [J].
张大维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 (04)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