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及其与民法其他部分的关系——兼与传统民法相关问题比较

被引:38
作者
魏振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侵权责任法; 侵权行为法; 立法模式; 归责原则; 请求权;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0.02.006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侵权责任法是借鉴外国侵权行为法和总结我国经验的新成果,是民法通则创立的"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立法模式的延续和发展。将来侵权责任法会成为民法典的独立的一编,现在需要协调侵权责任法与民法其他部分特别是民法通则及物权法的关系。侵权责任法从债法分离出来以后,与债法还有一定联系。侵权责任法将传统民法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变革为多种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其归责原则随之相应地发生变化。物权法第三章规定的物权的保护方式有些与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责任方式重合,应当将物权法第三章的有关规定理解为引致规范,适用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侵权立法若干问题思考 [J].
郭明瑞 .
中国法学, 2008, (04) :16-33
[3]   论支配权概念——以德国民法学为背景 [J].
金可可 .
中国法学, 2006, (02) :68-84
[4]   论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概念 [J].
金可可 .
比较法研究, 2005, (03) :112-121
[5]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 [J].
郑成思 .
环球法律评论, 2003, (04) :458-467
[6]   论当代中国法律责任的目的、功能与归责的基本原则 [J].
张骐 .
中外法学, 1999, (06) :28-34
[7]  
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M].王轶; 著.法律出版社.2009,
[8]  
民法导论.[M].(德) 施瓦布; 著.法律出版社.2006,
[9]  
法国民法典.[M].罗结珍译;.法律出版社.2005,
[10]  
法理学.[M].沈宗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