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东莞市主体功能区划分

被引:57
作者
林锦耀
黎夏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空间自相关; 遗传算法; 东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2 [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但所用方法工作量大,或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且未考虑同类功能区集聚或分散程度。因此提出利用遗传算法改进传统聚类方法,自动划分主体功能区,在划分过程中考虑区域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特性,使同类功能区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的格局。以近年来城市快速扩张的东莞市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能简单有效地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常用的K-means聚类方法相比,新方法划分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能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其它地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混合聚类的湖南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J].
丁于思 ;
高阳 ;
周震虹 .
经济地理, 2010, 30 (03) :393-396
[2]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 [J].
陆大道 .
中国城市经济, 2007, (10) :14-17
[3]   盐城开发空间区划及其思考 [J].
顾朝林 ;
张晓明 ;
刘晋媛 ;
张从果 .
地理学报, 2007, (08) :787-798
[4]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5]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J].
朱传耿 ;
仇方道 ;
马晓冬 ;
王振波 ;
李志江 ;
孟召宜 ;
闫庆武 .
地理科学, 2007, (02) :136-141
[6]   A值法研究大气总量控制的环境质量达标保证率 [J].
徐芙蓉 ;
施介宽 .
四川环境, 2003, (02) :70-73
[7]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J].
刘艳芳 ;
明冬萍 ;
杨建宇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 (05) :493-498+515
[8]   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J].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徐小黎 .
地理学报, 2002, (03) :363-371
[9]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02, (01) :1-6
[10]   河流一维水质模型在水环境容量计算方面的应用 [J].
韩进能 .
环境科学与技术, 1995, (04)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