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洄游路线分析

被引:57
作者
徐兆礼
陈佳杰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小黄鱼; 洄游; 东海; 黄海; 渤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中国大陆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1982年间的小黄鱼(Larimichthy polyactis)捕捞统计资料,从产量分布、鱼群移动和海洋学背景等不同方面,研究了中国沿海小黄鱼的洄游路线,并且给出洄游分布图。结果显示,中国沿海小黄鱼有2个洄游群体。其中,黄渤海群体越冬场在黄海中部36°00′N、123°00′E水域,每年6月进入渤海各海湾、黄海北部沿岸和海州湾产卵。栖息在渤海的小黄鱼9-11月在渤海中部索饵,11月后绕过成山头向越冬场洄游。东黄海群体越冬场的环境均受暖流影响,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在济州岛西南、东海中南部海域越冬场越冬。3月,外海小黄鱼经由32°00′N、123°30′-124°30′E的水域向近海产卵洄游,3月下旬进入舟山渔场。在舟山渔场,这部分鱼群与从东海中南部近海北上的产卵群体汇合,部分就地产卵,部分北上于4月进入吕泗渔场。5-6月,产卵后小黄鱼成鱼和稚幼鱼群体集中在舟山渔场、长江口渔场和吕泗渔场禁渔线外侧,7-9月进入大沙渔场索饵。10月以后,索饵场的小黄鱼大部分游向外海的越冬场,小部分南下回到东海中南部近海的越冬场。小黄鱼产卵洄游和越冬洄游路线并不相同。另外,在东海中南部近海越冬群体,部分就近游向沿岸的海湾,河口产卵,产卵后在产卵场外侧索饵,冬季回到就近的越冬场。
引用
收藏
页码:931 / 9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舟山渔场衢山岛海域春夏季鱼类数量变化 [J].
陈华 ;
徐兆礼 .
海洋渔业, 2009, 31 (02) :179-185
[2]   浙江三门湾冬夏季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 [J].
蔡萌 ;
徐兆礼 .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09, 18 (02) :2198-2205
[3]   瓯江口海域夏、秋季口足目和十足目虾类分布特征 [J].
徐兆礼 ;
沈盎绿 ;
李新正 .
中国水产科学, 2009, 16 (01) :104-112
[4]   夏秋季瓯江口海域鱼类数量的时空分布 [J].
徐兆礼 .
动物学报, 2008, 54 (06) :981-987
[5]   瓯江口海域夏秋季鱼类多样性 [J].
徐兆礼 .
生态学报, 2008, 28 (12) :5948-5956
[6]   东海区北部小黄鱼生殖群体分布及与水团关系 [J].
丁峰元 ;
林龙山 ;
李建生 ;
程家骅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1013-1019
[7]   东海浮游糠虾类优势种的研究 [J].
徐兆礼 ;
袁骐 ;
王云龙 .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03) :432-439
[8]   东海区小黄鱼种群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J].
林龙山 ;
程家骅 ;
任一平 ;
凌建忠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4) :333-338
[10]   ON THE SHELF CIRCULATION NORTH OF TAIWAN [J].
苏纪兰 ;
潘玉球 .
ActaOceanologicaSinica, 1987, (S1)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