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分析

被引:32
作者
沈坤荣
刘东皇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率; 居民消费; 需求效应;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1.02.001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在统计描述和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后卡莱茨基宏观模型实证研究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的内需体系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工资领导型需求转变为利润领导型需求。为推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在劳动者报酬逐步提升的同时应积极推进投资结构优化,以充分发挥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黄乾 ;
魏下海 .
财贸经济, 2010, (04) :121-127+113+137
[2]   扩大消费研究:提高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思路 [J].
刘社建 ;
李振明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 (02) :13-19
[3]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英文) [J].
罗长远 ;
张军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 30 (04) :154-178
[4]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罗长远 ;
张军 .
管理世界, 2009, (05) :25-35
[5]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6]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7]   略论金融发展与劳动报酬比例——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姜磊 ;
黄川 .
经济问题, 2008, (10) :8-12+17
[8]   关于劳动所得比重下降和资本所得比重上升的研究 [J].
卓勇良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3) :26-33
[9]   我国劳资分配比例分析 [J].
赵俊康 .
统计研究, 2006, (12) :7-12+83
[10]   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对“工资侵蚀利润”命题的质疑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张玉仁 .
管理世界, 1998, (01) :16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