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被引:77
作者
李雪松 [1 ,2 ]
孙博文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水研究院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 长株潭城市群;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区域一体化; 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域一体化,既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也能够向西部传递发展势能,缩小西部与中东部的差距。参照了世界银行从密度、距离与分割3个维度对区域一体化的界定,构建了区域一体化评价体系;采用2000~2010年数据,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内部区域一体化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显示:(1)长株潭城市圈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武汉城市圈次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低,但三大城市群一体化水平都呈现逐渐增长趋势;(2)三大城市群在市场一体化、行政一体化及社会一体化变化水平差异明显但总体差距逐渐缩小;(3)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推动下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进程最快,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后发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96 / 10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长株潭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J].
李筱青 .
湖南社会科学, 2011, (05) :121-124
[2]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测度研究 [J].
陈辉煌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1, 5 (04) :129-131
[3]   基于SWOT模型的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研究 [J].
李伟 ;
夏卫红 .
未来与发展, 2011, 34 (07) :108-112
[4]   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 [J].
雷文亮 ;
马骥 ;
彭正亮 .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5) :145-147+232
[5]   基于“三合论”的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探讨 [J].
张金霞 .
中国商贸, 2010, (20) :206-207
[6]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证据 [J].
周立群 ;
夏良科 .
江海学刊, 2010, (04) :81-87
[7]   京津地区区域一体化程度分析 [J].
吕典玮 ;
张琦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3) :162-167
[8]   人才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对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J].
江涌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5 (06) :853-858
[9]   论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从提升产业竞争力角度 [J].
马跃龙 .
财务与金融, 2009, (05) :78-80
[10]   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区域一体化的关系研究 [J].
王德忠 ;
吴晓曦 ;
高小青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6 (03)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