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证据

被引:74
作者
周立群 [1 ]
夏良科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
[2]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层次分析法; 标准差值法; 制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46 [区域间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整合地区经济、推进国家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值法对1989~200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的结果表明:渐进改革、梯度开放的发展策略导致三大区域中,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制度创新滞后以及地方政府"利己"策略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的主要障碍。近年来,随着经济基础的增强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三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趋同趋势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J].
申秋红 .
财贸研究, 2007, (05) :36-40
[3]   基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条件下的旅游产业纵向一体化 [J].
方世敏 ;
周荃 ;
苏斌 .
经济地理, 2007, (04) :690-693
[4]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与架构 [J].
庄士成 ;
朱洪兴 .
当代财经, 2007, (06) :76-80
[5]   经济增长趋同、分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基于环渤海经济区14城市的实证分析 [J].
唐智鑫 ;
王代敬 ;
何韵敏 .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7, (02) :10-14
[6]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态势与战略思考——基于宁波市53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J].
周国红 ;
楼锡锦 .
经济地理, 2007, (01) :74-77
[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西安城市化水平测度 [J].
张思锋 ;
廖园园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41-45
[8]   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J].
林耿 ;
许学强 .
经济地理, 2005, (05) :677-681+701
[9]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市场一体化 [J].
金石 .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 (02) :152-155
[10]   长三角区域合作建设国际制造中心的制度设计 [J].
刘志彪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