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方法

被引:27
作者
徐琳瑜
康鹏
刘仁志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环境承载力; 突变级数法; 情景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基于所建立的涵盖自然和人为要素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珠海富山工业园区为例,开发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模型,模拟珠海富山工业园区3种规划情景下的环境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园区自然环境承载力于规划中后期处于下降的趋势,下降的趋势伴随着园区规划发展速率越快;而人为环境承载力伴随着园区规划建设处于上升趋势,规划建设初期的上升趋势最为迅速.而总体上,环境承载力则在发展中前期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到了规划末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规划末期环境承载力水平基本与初期保持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127 / 11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改进及其应用 [J].
黄常锋 ;
何伦志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02) :366-372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 [J].
朱宇兵 .
东南亚纵横, 2009, (07) :59-62
[3]   生态承载力约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模拟——以博鳌特别规划区为例 [J].
韦静 ;
曾维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03) :330-336
[4]   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应用——以北京市通州区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J].
曾维华 ;
杨月梅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7) :667-672
[5]   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J].
常春芝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2) :38-41
[6]   工业园区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J].
赵一平 ;
朱庆华 .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1) :42-45
[7]   突变级数法在生态适宜度评价中的应用——以镇江新区为例 [J].
陈云峰 ;
孙殿义 ;
陆根法 .
生态学报, 2006, (08) :2587-2593
[8]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J].
王俭 ;
孙铁珩 ;
李培军 ;
李法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4) :768-772
[9]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浅析 [J].
赵一平 ;
朱庆华 ;
耿勇 ;
武春友 .
科学学研究, 2004, (S1) :56-60
[10]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进展[J]. 徐琳瑜,杨志峰,李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