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思考

被引:31
作者
姚鸿恩
李宗珊
周军
荣湘江
尤桂杰
机构
[1]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首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首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首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现状; 思考;
D O I
10.14036/j.cnki.cn11-4513.2005.04.001
中图分类号
G804.49 [运动人体测定];
学科分类号
040302 ;
摘要
本文在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办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专业的初建与变迁历程。文章对当前专业建设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等五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思考, 并就专业办学模式、培养规格等问题提出了三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黄汉升;季克异;林顺英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龚怡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  
课程变革概论.[M].白月桥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与人才市场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 [J].
周志雄 ;
朱俊玲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04) :506-508
[5]   运动人体科学网络课程的设计 [J].
郭红 ;
黄玉山 ;
邓树勋 ;
曾凡 .
体育科学, 2001, (02) :49-52
[6]   新中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与启示 [J].
王健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4) :7-13
[7]   从当代美、日两国体育院系发展看我国体育专业教育改革 [J].
张建华 ;
周之华 .
体育学刊, 1999, (03) :57-63
[8]   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合理性的探讨之二 [J].
任海 ;
李元伟 ;
王凯珍 ;
丁鹏 ;
许琦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8, (02) :8-20
[9]   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和课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合理性的探讨之一 [J].
任海 ;
李元伟 ;
王凯珍 ;
丁鹏 ;
许琦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8, (01)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