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被引:397
作者
:
金凤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金凤君
王姣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姣娥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来源
:
地理学报
|
2004年
/ 02期
关键词
:
通达性;
铁路发展阶段;
铁路通达性系数;
空间经济结构;
中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
作者设计了运输距离Di和通达性系数等度量交通网络通达性的指标,并以“最短路模型”为基础,分析了100年来中国铁路交通网络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国铁路网络结构的演化经历了起步、筑网、延伸、优化4个阶段,但空间扩展的速度相对缓慢。路网扩展和原有路网优化是通达性提高的主要方式;100年铁路建设导致“空间收敛”效果显著。通达性空间格局呈现同心圈层结构,由华北区向四周辐射;且通达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范围也由华北向华东区、中南区扩展,交通中心由天津向郑州逐渐转移。铁路的建设推动了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运输走廊的现代化将推动空间经济轴线进一步强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3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 .2 Taaffe,E. J,Morrill,R. L,Gould. P. R. Geographical Review . 1963
←
1
2
→
共 11 条
[11]
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 .2 Taaffe,E. J,Morrill,R. L,Gould. P. R. Geographical Review . 196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