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证患者报告临床结局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构建

被引:2
作者
安宇 [1 ,2 ]
王阶 [1 ]
何庆勇 [1 ]
李赵陵 [1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气滞血瘀证; 患者报告临床结局; 量表; 结构模型;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5.05.006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量表能体现中医"以人为本"的特色,其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参照PRO概念、国际量表、气血辨证理论、七情内伤学说、形神一体观和天人相应学说的基础上制定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包括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独立性4个领域的气滞血瘀证中医PRO量表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还扩展出胀痛或刺痛、肢体麻木、痛处固定、疼痛拒按等气滞血瘀症状、积极感受和消极感受、生活能力和学习工作能力等7个方面的内容,该量表结构模型的制定符合中医特色理论,为气滞血瘀证中医PRO量表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81 / 38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脾气虚证PRO量表概念框架的探讨 [J].
林建东 ;
胡镜清 ;
刘保延 .
天津中医药, 2013, 30 (05) :277-281
[2]   慢性便秘患者报告临床结局评估量表设计思路 [J].
金洵 ;
丁义江 ;
丁曙晴 ;
王玲玲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01) :102-105
[3]   生存质量量表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探析 [J].
姜小帆 ;
邵明义 .
江苏中医药, 2008, (11) :12-14
[4]   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构建思路 [J].
刘凤斌 ;
王维琼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1) :12-14
[5]   中医四诊信息与形神一体观 [J].
焉石 ;
樊长征 ;
李友林 ;
王伟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12) :2514-2516
[6]   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研制探讨 [J].
赵利 ;
刘凤斌 ;
梁国辉 ;
方积乾 ;
林丽珠 ;
陈金泉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16) :3132-3134
[7]   PSYCHOMETRIC CONSIDERATIONS IN EVALUAT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OF-LIFE MEASURES [J].
HAYS, RD ;
ANDERSON, R ;
REVICKI, D .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1993, 2 (06) :441-449
[8]  
中医内科学.[M].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9]  
中医诊断学.[M].朱文锋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0]  
中医基础理论.[M].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