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与碳生产率——基于收敛及脱钩指数的分析

被引:94
作者
张成 [1 ]
蔡万焕 [2 ]
于同申 [3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均GDP; 碳生产率; 收敛; 脱钩;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5.00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06 ;
摘要
本文以中国1995—2011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人均GDP和碳生产率的趋同效应和脱钩状态,结果表明:①基于泰尔指数的σ收敛显示,全国整体在两变量上分别呈现倒"U"型和"U"型收敛趋势,但东中西内部和组间的差距形态各异,且东部和组间差距均是两变量总体差距的主要成因;②β收敛结果显示,由于各省份在技术进步率、国际竞争程度、产业结构偏好和能源结构等因素上的差异,导致两变量更多地呈现条件β收敛而非绝对β收敛趋势,即向各自的稳态水平而非统一水平趋近;③Tapio脱钩指数和追赶脱钩指数模型显示,中国各省份在实现人均GDP的不断增长,但碳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相对滞后,说明碳生产率在向着一个相对较低的各自稳态水平趋近,要特别注意Tapio脱钩指数中处于扩张绝对脱钩的省份和追赶脱钩指数中位于衰退相对脱钩的省份,谨防他们在发展模式上的进一步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去工业化”与美国“再工业化”冲突之谜解析——来自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外部性的分析 [J].
黄永春 ;
郑江淮 ;
杨以文 ;
祝吕静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3) :7-19
[3]   我国高碳发展模式下的碳生产率增长分析 [J].
王永龙 .
经济学家, 2011, (09) :36-41
[4]   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 [J].
潘家华 ;
张丽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5) :47-57
[5]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碳生产率增长 [J].
张永军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5) :114-120
[6]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杜立民 .
南方经济, 2010, (11) :20-33
[7]   上海市工业碳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关系 [J].
谌伟 ;
诸大建 ;
白竹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9) :24-29
[8]   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与地区差距的再检验 [J].
应向阳 ;
张捷 .
科学决策, 2010, (03) :51-61
[9]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碳生产率分析 [J].
何建坤 ;
苏明山 .
中国软科学, 2009, (10) :42-47+147
[1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