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村落共同体: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来自豫鲁两省的经验观察

被引:76
作者
吕方 [1 ]
苏海 [2 ]
梅琳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2]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
[3]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集体经济; 社区公共财力;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32 [集体所有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乡村社区公共财力对于乡村社会秩序的维系和乡村治理风貌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从一个历史的长时段视角来看,中国传统社会乡村基础秩序的维系,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运转都是建立在对社区公共财力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安排基础之上。改革以来,中国乡村经营形态重回"家户经济"的传统,但以乡村集体经济为表征的乡村社区公共财力建设并没有形成稳定的保障机制,导致乡村社区公共事务运行困难、社区凝聚力弱化,基层社会出现较为普遍的"涣散"景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农村政策中,突出强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各地涌现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从学理层面来看,找回集体经济的"潮流",折射出新时期国家通过夯实乡村社区公共财力,重塑乡村社会秩序与文化,增进乡村社区凝聚力,进而促进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尝试与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集体化村庄: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有效路径——基于西藏D村脱贫经验的考察 [J].
徐晓军 ;
孙权 .
河南社会科学, 2019, 27 (03) :108-114
[2]   乡村治理40年 [J].
贺雪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57 (06) :14-16
[3]   中国传统村落共同体研究 [J].
蔡磊 .
学术界, 2016, (07) :168-175+327
[4]   流动中村落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中缅边境村落的流动与互惠行为研究 [J].
卢成仁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1) :166-189+245
[5]   倡导、激励和保护:清政府的族田政策 [J].
王志龙 .
江海学刊, 2014, (06) :166-172
[6]   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 [J].
田毅鹏 ;
吕方 .
天津社会科学 , 2010, (05) :68-73
[7]   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 [J].
毛丹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1) :1-33+243
[8]   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 [J].
李国庆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194-213+245-246
[9]   论明代族田 [J].
曹凤祥 .
社会科学战线, 1997, (02) :204-210
[10]   清代宗族制的特点 [J].
冯尔康 .
社会科学战线, 1990, (03) :175-18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