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社会福利与区域非均衡性研究

被引:2
作者
丁忠民
玉国华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社会福利; 耦合分析; 非均衡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04 ;
摘要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性,二者均呈现出自东部向西部递减的规律;大部分省、市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耦合度经历了从勉强协调向基本协调过渡的发展过程,二者的协调程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经济增长指数与耦合度表现出了一致的波动性,经济子系统对整个系统具有牵引作用。当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对农村地区的必要性供给,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是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经济增长的福利转化效应:中国与世界比较 [J].
武剑 ;
林金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8) :3-24
[3]   进城务工人员福利水平的一个评价——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 [J].
叶静怡 ;
王琼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4) :1323-1344
[4]   中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度及对低福利增长的分析——基于功能与能力的视角 [J].
杨爱婷 ;
宋德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11) :3-17+148
[5]   社会福利、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 [J].
逯进 ;
陈阳 ;
郭志仪 .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3) :31-43+111
[6]   中国农村社会福利指数的构造及实测分析 [J].
余谦 ;
高萍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7) :63-71+84
[7]   中国城镇居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 [J].
方福前 ;
吕文慧 .
管理世界, 2009, (04) :17-26
[8]   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模糊评价——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J].
高进云 ;
乔荣锋 ;
张安录 .
管理世界, 2007, (06) :45-55
[9]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82
[10]   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J].
郭显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 (12) :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