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立场中的智慧教育:理据、内涵与特征

被引:11
作者
杨欣
机构
[1] 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 智化; 赋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呼唤更具中国特色的智慧教育。而要做好这样的教育,亟需从人工智能的立场对智慧教育的理据、内涵与特征进行再阐释。文章指出,人工智能让智慧教育成为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它可以作为高效的技术应用为教育"赋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工智能作为聪明的思维方式可以对教育进行"智化"。从人工智能的立场来看,智慧教育的内涵可以解释为:以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和思想智化为契机,重塑教育的实践智慧与理论智慧,以及凸显超越人工智能的人类智慧。基于此,人工智能立场中的智慧教育将呈现线性与非线性交织、机遇与挑战同在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AI时代的未来学校:机遇、形态与特征 [J].
杨欣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2) :36-42+67
[2]   教育人工智能(eAI):人本人工智能的新范式 [J].
祝智庭 ;
韩中美 ;
黄昌勤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01) :5-15
[3]   人工智能助力教研变革的价值与逻辑 [J].
杨欣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11) :27-32+86
[5]   智慧师训——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 [J].
曾海 ;
李娇儿 ;
邱崇光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2) :116-122
[6]   “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现状、动态与问题 [J].
吕恺悦 ;
孙众 .
现代教育技术, 2019, (11) :114-120
[7]   5G+智能技术:构筑“智能+”时代的智能教育新生态系统 [J].
兰国帅 ;
郭倩 ;
魏家财 ;
杨喜玲 ;
于亚萌 ;
陈静静 .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3) :3-16
[8]   “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 [J].
余胜泉 ;
王琦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4) :14-22+29
[9]   工业革命4.0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新格局 [J].
胡钦太 ;
刘丽清 ;
郑凯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3) :1-8
[10]   教育信息化2.0:智能教育启程,智慧教育领航 [J].
祝智庭 ;
魏非 .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 (09)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