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与投票权改革

被引:27
作者
谢世清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关键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份额与投票权改革; 国际金融体系; G20;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1 [世界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与投票权机制的诸多弊端。在多次G20峰会的推动下,IMF份额改革不断稳步推进。G20首尔峰会正式确认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这是IMF历史上一次最根本性的治理改革,有着多方面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份额改革使中国坐上了IMF的第三把交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6+6 +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制改革与中国的进路分析 [J].
李本 .
法学论坛, 2010, 25 (02) :86-91
[2]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由共识进入实践 [J].
朱光耀 .
理论视野, 2009, (11) :44-47
[3]   奥巴马外交:一个新自由主义的时代? [J].
牛新春 .
现代国际关系, 2009, (05) :32-38
[4]   新的份额公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改革的关键 [J].
鲁茉莉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7, (06) :101-108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中国面临三重考验 [J].
梅新育 .
中国金融, 2007, (04) :61-62
[6]   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布雷顿森林机构重塑 [J].
徐明棋 .
国际金融研究, 2006, (01) :54-60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内部决策机制及其改革 [J].
黄梅波 .
国际论坛, 2006, (01) :54-59+81
[8]   关于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的几点观察 [J].
邹加怡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5) :3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