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转移刚性与产业区际转移——基于核心—边缘模型拓展的数值模拟和经验研究

被引:47
作者
樊士德 [1 ]
沈坤荣 [2 ]
朱克朋 [3 ]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3]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刚性; 产业转移; 核心—边缘模型; 可转移要素; 不可转移要素;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5.11.007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在中国,现阶段大规模劳动力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外流,而产业则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渐转移,二者形成鲜明的"逆流"态势。大规模产业区际转移为何没有发生?劳动力外流刚性给产业转移带来何种影响?本文通过将劳动力流动内生化,拓展与修正了核心一边缘模型,将要素区分为可转移要素和不可转移要素,考察各自对产业转移的差异化影响,并重点测算劳动力转移刚性,探讨其对产业转移影响的内在传导机制。通过劳动力流动短期均衡和长期空间均衡的数值模拟以及对1993—2013年沿海地区制造业转移的经验研究发现,劳动力外流刚性阻碍了产业区际转移,不仅降低了产业转移规模,而且使得产业转移增量形成了低劳动密集度的生产安排,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劳动力流动规模越大、外流刚性越强,对产业转移造成的内在障碍越明显。因此,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和行政命令式的劳动力要素配置不可持续,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应转向实现产业转移与劳动力流动的激励相容,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地方政府应发挥既竞争又合作的协同效应,实现二者间差异化的产业定位以及劳动力要素与产业在时空上的合理匹配与有机耦合。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农民工流动与工资差异分析 [J].
李琴 ;
朱农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10) :35-47
[2]   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文献研究的视角 [J].
樊士德 ;
姜德波 .
产业经济研究, 2014, (04) :103-110
[3]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制研究——基于传统与现代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建构 [J].
樊士德 ;
沈坤荣 .
中国人口科学, 2014, (02) :17-31+126
[4]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s a source of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examples from the IT sector in Ireland[J] . Helen McKeon,Kate Johnston,Colette Henry.Education + Training . 2004 (8)
[5]   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J].
Audretsch, DB ;
Feldman, MP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03) :630-640
[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GEOGRAPHY [J].
KRUGMAN, 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03) :48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