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机制研究——基于传统与现代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建构

被引:37
作者
樊士德 [1 ]
沈坤荣 [2 ]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微观机制; 差量外流成本; 劳动力流动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文章通过传统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和现代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的建构,系统探讨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决策动态机制与均衡形成过程,为理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中宏观效应提供一个微观层面的分析框架与视角。文章着重从成本一收益决策模型的建构与修正展开传统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的探究,并基于对劳动力外流成本进行新的细分,提出和建构了涵盖"主观劳动力流动模型"与"理论劳动力流动模型"在内的现代劳动力流动模型。研究发现,流动者的主观劳动力流动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决策,即流动者主观视野中的收益、成本与最终效用在流动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而"理论劳动力流动模型"则可以提供真实的劳动力流动净收益与净福利的深入考察。然而,在实践中外流劳动力的净收益与净福利往往因其主观上有意规避理论上应考量的"差量外流成本"而被"高估"。作者的微观调研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1+126 +12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多因素动态关系分析——基于1983—2009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J].
乔俊果 ;
金晓宸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3 (02) :16-22
[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 [J].
程名望 ;
史清华 ;
徐剑侠 .
经济研究, 2006, (04) :68-78
[3]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 [J].
赵耀辉 .
经济研究, 1997, (02) :37-42+73
[4]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ural labor markets during the reforms [J].
de Brauw, A ;
Huang, JK ;
Rozelle, S ;
Zhang, LX ;
Zhang, YG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2, 30 (02) :329-353
[5]  
The impacts of income gaps o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China[J] . Nong Zhu.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02 (2)
[6]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risk in rural China [J].
Jalan, J ;
Ravallion, M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1, 66 (01)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