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临城崆山白云洞溶洞地貌和沉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0
作者
张晓曼 [1 ]
王健 [1 ,2 ]
郑倩华 [1 ]
孙艳萍 [1 ]
黄华芳 [1 ,2 ]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关键词
白云洞; 地貌特征; 岩溶沉积; 影响因素; 形成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501 ;
摘要
河北崆山白云洞发育在以中寒武统张夏组厚层鲕粒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地层中。通过对洞穴结构、形态以及沉积物特征的观测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古气候演变研究,认为:(1)白云洞由3层洞穴构成,上层为大型厅堂状,中层和下层为狭窄廊道状。洞穴展布受控于NNW、NE和近EW向断裂。(2)洞穴发育形态、规模不仅与岩性和构造有关,还取决于洞穴形成时期的构造稳定性及与之耦合的气候条件,其成层分布是间歇性构造抬升的结果。(3)溶洞沉积物形态多样,其中毛细水沉积的网状卷曲石、协同沉积的玉簪对净瓶等极为罕见。(4)溶洞发育过程中历经多次坍塌,损毁严重。现今的白云洞岩石破碎,结构稳定性差,易遭破坏。研究白云洞地貌和沉积特征及影响因素,对预测其未来变化、保护洞穴旅游资源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华北地貌环境及其形成演化.[M].吴忱; 著.科学出版社.2008,
[2]  
嶂石岩地貌.[M].郭康等; 著.科学出版社.2007,
[3]  
花粉分析与环境考古.[M].周昆叔著;.学苑出版社.2002,
[4]  
华北山地地形面地文期与地貌发育史.[M].吴忱等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  
中国名洞.[M].俞锦标编著;.文汇出版社.1994,
[6]  
桂林岩溶.[M].朱学稳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7]   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以巴马水晶宫为例 [J].
邓亚东 ;
陈伟海 ;
张远海 ;
陈旺 ;
易旭敏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1 (03) :412-417
[8]   河北省天桂山典型溶洞景观成因类型 [J].
王健 ;
陈琢 ;
张梅平 ;
黄华芳 .
山地学报, 2011, (02) :188-194
[9]   北京石花洞岩溶景观特色及成因探讨 [J].
傅迷 ;
张文昭 ;
王俊辉 ;
唐洁云 ;
许新路 ;
黄文辉 .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6) :149-155
[10]   蓬莱仙洞CO浓度及温度的变化规律初探 [J].
杜金娥 ;
张光生 ;
王宁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3) :3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