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对民事审判的拘束力

被引:58
作者
何海波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司法审判的自主性; 行政行为; 拘束力; 民事审判; 诉讼先决问题;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8.02.013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应当如何对待相关联的行政行为,涉及司法审判的自主性和行政行为的拘束力。两大法系解决此类问题的制度背景和基本思路不同,但面对相同的价值冲突,实际处理方法有相通之处。在中国的法律实践中,出现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开始形成自己的路径。文章借鉴域外经验并总结中国实践,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思路。文章倡导尊重司法审判的自主性,并指出行政行为对民事审判的拘束力是相对的、多样的、情境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1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80 条
[1]   民事、行政救济程序交叉问题之解决 [J].
吴偕林 .
法律适用, 2007, (07) :8-12
[2]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之难以逾越的障碍 [J].
韩思阳 .
行政法学研究, 2006, (04) :114-117+130
[3]   对“先刑后民”原则的几点质疑 [J].
陈虹 .
学术探索, 2006, (05) :53-55
[4]   行政行为公定力与妨害公务——兼论公定力理论研究之发展进路 [J].
沈岿 .
中国法学, 2006, (05) :70-78
[5]   试论行政民事交叉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 [J].
黄秀萍 .
中国劳动, 2006, (08) :27-28
[6]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探讨 [J].
李小卓 .
理论导刊, 2006, (06) :60-62
[7]   论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民事诉讼证据 [J].
俞永民 .
行政法学研究, 2006, (02) :100-105+143
[9]   司法不作为现象及司法管理对策初探 [J].
韦群林 ;
谭世贵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6) :90-96
[10]   驰名商标认定模式的重构 [J].
张晓远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 (08) :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