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模式及调控对策研究

被引:6
作者
安瓦尔买买提明 [1 ,2 ,3 ]
张小雷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和谐发展; 塔里木盆地; 调控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确定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的若干关联指标,应用熵值法计算了指标权重,以模糊评价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查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模糊集合中各变量的隶属度,确定塔里木盆地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的等级并对和谐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塔里木盆地42个县市中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的变化在0.16373~0.99995之间,和谐度属于完全和谐、良好和谐与中度和谐类型的有35个.结合和谐度的大小,将塔里木盆地42个县市划分为完全和谐、良好和谐、中度和谐、勉强和谐、低度不和谐和严重不和谐等6种地域类型;利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差距的绝对值,将42个县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划分为同步和谐型、城镇化超前型和生态主导型等3种模式.结合塔里木盆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类型和和谐模式,将塔里木盆地42个县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可以分为10种组合形式.最后,针对塔里木盆地各县市的特点,制定差别化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调控和引导,促进塔里木盆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49 / 10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模糊数学的新疆南疆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度分析 [J].
安瓦尔买买提明 ;
张小雷 ;
塔世根加帕尔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214-219
[2]   干旱区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综合评价模型(英文) [J].
鲍超 ;
方创琳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9, 19 (03) :273-286
[3]   人水和谐评价指标及量化方法研究 [J].
左其亭 ;
张云 ;
林平 .
水利学报, 2008, (04) :440-447
[4]   基于熵值法的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以浙江省的实证研究为例 [J].
杨丽华 ;
何雪峰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 (01) :22-27
[5]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形成机制及空间组织——以河西走廊为例 [J].
方创琳 ;
孙心亮 .
中国沙漠, 2006, (05) :860-867
[6]   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 [J].
乔标 ;
方创琳 ;
黄金川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83-2190
[7]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以江苏省为例 [J].
刘耀彬 .
经济地理, 2006, (03) :456-462
[8]   河西走廊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 [J].
鲍超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301-310
[9]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 [J].
方创琳 ;
杨玉梅 .
干旱区地理, 2006, (01) :1-8
[10]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1)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