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利用模式——以台州市为例

被引:10
作者
袁媛
机构
[1]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一所
关键词
组团城市; 轨道交通; 沿线土地利用模式;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13.06.010
中图分类号
F572.88 [地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83306 ; 0903 ;
摘要
组团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布局往往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其在轨道交通沿线会形成"串珠式"的土地利用格局,在站点周边将形成向站点集聚的圈层结构。为促进组团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组团的功能复合与联系,建议强化轨道交通沿线组团的功能异质性与互补性,促进枢纽站点与组团的结合,通过"极化串珠"的轨道交通沿线模式促进沿线循环组团的形成,并通过站点周边"均化圈层"模式的构建,整合组团内及组团间的空间组织,促进组团客流培育及优化客流。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美国阿灵顿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J].
张昊 ;
张忠国 .
国际城市规划, 2011, 26 (02) :80-84
[2]   轨道交通环线沿线的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分析——以广州市轨道交通11号环线为例 [J].
何冬华 ;
袁媛 .
现代城市研究, 2010, 25 (09) :90-95
[3]   美国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的理论发展脉络分析 [J].
任春洋 .
国际城市规划, 2010, 25 (04) :92-99
[4]   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与城市土地利用分析——以上海市轨道通明珠线(一期)为例 [J].
周 俊 ;
徐建刚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2, (01) :77-81